精彩小说尽在作文网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作文网 > 军事 > 六旬老太的东施体验记 > 第2章 第 2 章

第2章 第 2 章

整条北巷住着全县城大部分小商小贩,天还只是蒙蒙亮,巷子里头已经逐渐喧嚣了起来。

姜迎花如前几天一般被来来往往的人声唤醒,年轻就是好,像昨天那样忙活到大晚上,只需要睡一觉就什么疲劳都消弭了。

梳头前她特意摸了摸后脑勺,之前只是轻轻抚摸上去没有痛感,现在力道重一些,摸上去也不疼了。

看来再过两天便能好全。

是得快点好。

姜迎花在心里合计过,要是这头伤还拖一阵子,姜老汉下个月的药钱肯定是没有着落了。

头发疏通好,编成辫子盘在头上后,便开始缠第一层头巾。

未婚女子不必盘发,可她伤了后脑勺,包起来不着凉风才好。

昨天也是包了头的,不过晚上散开了,今天她特意包严实了点,避免重蹈覆辙被火燎到。

姜迎花动作利落,心中却藏有万千愁绪。

她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家了,被迫伺候非亲非故的五十岁病人,任劳任怨、累死累活,还要受委屈。

虽然几天了,姜老汉只发过昨晚那一回脾气,但姜迎花还是越想越不是滋味。

凡事都得讲道理,而按道理,这些闷气压根不应该归她来受!

可惜啊可惜,她像个孤魂一样飘飘荡荡霸占人家的身体,不仅没着没落,遇事还理不直气不足。

当场腰杆挺不直,便发作不了。

脾气没发出去,这事儿憋在心里能过去吗?压根过不去!

昨天她同情姜老汉可怜的模样,把脾气压住了,早上不又想起了?

哪怕是苟且偷生,这郁气满满的日子送给她过,她都不要!

两层头巾把后脑勺裹得严严实实,姜迎花放下手,决定了。

昨晚没试的那个方法,她今天一定要试试!

“嘶——”

她正是下了决心,一腔热血的时候,不妨开门的那一瞬,被呼啸而来的冷风吹得一个哆嗦。

连绵的春雨今天倒是停了,可气温还是不高。

汨阳县处于中原偏北的地域,比姜迎花生活了一辈子的南方要冷得多。

大早上还未生火,她原地跺跺脚,学着电视剧里的北方人,把双手都揣进袖管里。抬步,去姜老汉父子的屋子巡视。

煎药的炉子她睡前就挪出去了,门窗也关了个严严实实,只是没上锁。

姜迎花用手肘轻轻推开门。

屋里比外边温度高出不少,有一股暖意迎面而来。

但,一阵浓重的中药味一起冲入她鼻腔,并……夹杂着一股尿骚味儿。

又是一遭让人忍不住叹气的事儿。

从冬天到这倒春寒的时节,记忆中,两位腿脚不方便的病人,已经很久没好好洗漱过了。

前两天开始,她想方设法希望能把这股异味除一除。顶着头疼洗刷了不少东西,还屋里屋外的熏艾。

最后结果是,艾草味儿盖不住药味,药味掩不住尿骚味。

她渐渐适应了,白天在屋中来回穿梭,大部分时候闻不到异味。

只有像早上这种隔了很久进门的时候,才能闻得到一点。

她不动声色地在门外深吸了一口气,迈步进了屋子。

榻上的姜承香还睡着,额头不烫,但夜里约摸又出了一身虚汗,姜迎花那会儿喂完药后给他后背纳了一块帕子,已经被他抽出来放在床边了。

姜老汉倒是醒着,神色比昨晚上平静些。

姜迎花一言不发地为他翻了身,又在屋里转了一圈,搜罗了擦涎水、擦汗的脏帕子拿到院子里打水浸上。

正要去厨房准备早饭,没想到院门被敲响了。

姜家养了一条看门狗,狗窝就在院门边上。由于这条大黑狗脾气不太好,巷子里孩子又多,所以用链子拴住了。

也不知道来的人是谁,大黑狗不仅没叫,还摇了两下尾巴!

姜迎花绕开狗窝,从另一边取下来门闩。

她倒是没想到自己一露面就把人惊着了。

“呦——”

来人拍拍胸口,指着她的头巾,“花丫头怎么想到把头发包起来了?”

没等姜迎花解释,她自己恍然大悟了,“对对对,你伤了头。”

这位伯娘是姜迎花醒过来后看到的第一个人,也是姜家的对门邻居。

不过姜家是好几代以前就在县城定居了,而朱伯娘和她丈夫却是三十多年前才搬到北巷的。

他们家做点吃食生意,在一条街上租了个小铺子,以前姜老汉还做屠夫的时候,看在邻里情分上,卖给他们的猪肉总便宜个一两文钱一斤。

常年累月来往下来,又门对门、户对户的,朱家在姜老汉出事后帮过不少忙。

不用管人叫爹,一声“伯娘”姜迎花还是叫得很顺畅的。

她搓搓冰凉的手,笑着喊了人,接着把身子往边上一让,请人家进门坐会儿。

“哎!”朱伯娘应了一声,道:“坐就不用坐了!伯娘就是来看看你,你头伤好些没有?”

“不是大伤,已经好得差不多了,幸亏那天有伯娘照顾我。”姜迎花面露感激,尽管朱伯娘说不进门,她还是再邀请了一遍,“您快进来坐坐,喝碗热水。”

朱伯娘使劲摆手,“别忙活!讲了是来看看,那就只是看看,你没大毛病就好。注意养一养,伤口别吹风,别受寒。”

“哎——”姜迎花插话应了一句。

朱伯娘还在快言快语地往下说:“你倒是做得很好,晓得把脑袋包起来。”

夸赞后,瞧着她头上的头巾,神色间似乎有点缅怀,“你可不知道,刚才门一打开,看到你包着头,我把你认成了你娘!平时倒没觉着像。”

“时间过得快,十几年前你娘生你,我还来了你家,帮忙给接生婆递水、烫剪刀,看着接生婆给你剪的脐带……”

小姜迎花的娘过世十二年了,在小姜迎花两岁的时候走的。姜迎花有她全部的记忆,却从中翻找不出她娘亲的面孔。

年龄太小了,那时候,小姜迎花还没记事。

没有共同语言支撑,话题就难以聊得有来有回。

姜迎花礼貌地聆听。

她仍是笑着,但难免笑容淡了些,神情不太热切。

生意人都有两个属性:一会察言观色,二有巧嘴灵舌。

朱伯娘立时分辨出来姜迎花的神色变化。

小姜迎花是整个巷子里的人看着长大的,从前嘛,块头有点大,心眼不多。

大大咧咧的,别人讲起她过世的娘,她也不会太伤感。但据她个人看来,这两年开始,小丫头心思变得敏感了。

她把滔滔不绝地话匣子收住,惩罚似地拍了拍嘴。

“人老了,话也多了,老讲些你们年轻孩子不爱听的。”解释了一句,冲姜迎花歉意地笑了笑,然后把手臂上挎着的篮子取了下来。

“昨天你春花嫂子回了娘家一趟,拿回来了不少小菜,今天她一早就跟着你大成哥去铺子里了,出门前她交代我,一定要把这些菜给你们送来。”

姜迎花正是警惕周遭,害怕露馅的时候,她不明白朱伯娘为何会露出歉意的表情。

脑袋里分析着,看到递到眼前的菜篮子,她话都没完全听清楚。

下意识就拒绝了。

“不用!我……”种了菜。

不!她在这里没种菜。

背上跟有毛毛虫爬过一样,猛地起了好多鸡皮疙瘩。

她太大声了。

被拒绝的朱伯娘尴尬又错愕。

姜迎花未语先笑,尽管笑得不好看。

她花了两秒的时间,想出了一套不赖的解释语:“我们怎么能收嫂子娘家给嫂子准备的菜?没有这种道理的。伯娘,您快快拿回去,我们收到这份心意了。”

她细声细气,讲的也是有道理的话,一点也没有瞧不上的意思。

朱伯娘便重新笑了起来,“哎呀,你这孩子!你春花嫂子说了给你,就没必要客气。你就拿着吧!”

直接拽着她的手,将篮子塞到她手心,又把她手指合拢,“提稳了,别掉喽!”

“这……”姜迎花神色犹豫了几秒,变成感激的模样:“谢谢伯娘!谢谢嫂子!”

朱家人是好人,前几天‘她’不是摔了头吗?

她有意识,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,朱伯娘在照顾着她。朱伯娘的大儿子,照顾着姜老汉父子。

“跟伯娘客气什么?”

道谢的话让她有些不悦,责备地看了姜迎花一眼后,推着姜迎花往门里去了一点。

“别站风口上,快进去吧,我也回了。”

姜迎花顺着她的意往门里退了两三步,却目送她转身走进了院子才关门。

之前只是粗略地扫了一眼这篮子,现在认真看着,才发现是满满一篮子,沉甸甸的,怕是有个十几斤。

里头有白萝卜、莴笋、白菜,都是新鲜水灵,干干净净的。

这份心意太难得了。

探望病人送些瓜果蔬菜是一种习俗。

不管是她活了六十年的地方,还是现在这个祁国,都是同样的。

姜老汉病前在整个巷子里人缘算是很不错的,可这会儿姜迎花摔伤头,也只有对门的朱伯娘一家送了菜。

或许是姜迎花辈分小,或许……是瞧见姜家落魄,没有心思继续来往了吧。

提着篮子进了厨房,没想到把上头那层蔬菜拿下来后,中间还藏着一个陶瓷罐,里头放了二十枚鸡蛋!

姜迎花忍不住撮牙花子。

在乡下独居后就能知道,要想要生活方便、顿顿荤素搭配。肉可以多买点放冰箱,青菜和鸡蛋,还是自己养鸡种菜吃着方便。

她种了菜,也养了鸡,很清楚的知道吃点鸡蛋也不容易。

首先,一只小鸡崽,要养半年多长大了才下蛋,其次,有的鸡隔天下一个蛋,有些隔两天下一个蛋,并不是每天都下蛋的。

如果天气冷了,或者吃的东西营养跟不上,间隔时间更长,隔半个月都是有可能的。

鸡下蛋不容易,养鸡的人知道鸡蛋来之不易,往往也舍不得自己吃。

像她,会攒着土鸡蛋给儿子带回去给孙子吃。

像这春花嫂子的娘家人,也是省吃俭用给女儿、给外孙攒的。

虽然姜迎花掂量了一下,觉得这鸡蛋是朱伯娘买的,夹放在春花嫂子从娘家带回来的菜一起送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。

可这样一来,那更了不得了。

朱家人丁兴旺,小孩子有五六个,自己家孩子都不知道要隔多久才能吃一个鸡蛋呢!

毕竟他们开的铺子虽然生意不错,但又不是在河里捞金子——日进斗金。

总之,这一篮子菜,不仅仅只是菜。

本来不想搭理姜老汉的姜迎花,琢磨了一下,步履匆匆走到主屋,把朱家送了多少菜,多少鸡蛋,都清清楚楚说出来了。

姜老汉没有回话。

他不莫名其妙发脾气就好。

姜迎花尽了告知的义务,退出房间兀自忙碌去了。

除了送菜这一出,接下来一整天都和前几天无异。

她做饭、熬药,自己吃完了再喂姜家两人。

一天三顿都是如法炮制,中间还抽空把早上泡着的帕子洗掉了。

今儿风大,是个阴天。

到了晚间,忙碌一天的姜迎花洗刷完一天的碗筷,木着一双被凉水冻僵的手,端着添满了水的药罐子小跑着往主屋去。